动态分类

/
/
/
/
你好!5亿多年前的“海绵宝宝”

你好!5亿多年前的“海绵宝宝”

  • 分类:畅游馆
  • 作者:王珏玢
  • 来源:新华社
  • 发布时间:2024-06-18 16:37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

你好!5亿多年前的“海绵宝宝”

【概要描述】

  • 分类:畅游馆
  • 作者:王珏玢
  • 来源:新华社
  • 发布时间:2024-06-18 16:37
  • 访问量:0
详情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合作,在湖北宜昌约5.5亿年前的石板滩生物群中发现一类新的大型海绵动物化石,科研团队将之命名为螺旋网格海绵。

螺旋网格海绵的发现提供了早期海绵动物演化的关键化石证据。相关研究成果5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参与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万斌介绍,海绵动物通常被认为是最基础、最原始的后生动物。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分子钟推测表明,海绵起源在大约7亿年前,但确切的海绵化石记录直到约5.39亿年前的寒武纪才大量出现。寒武纪之前的海绵化石记录十分稀少,且大多存在争议。

本次新发现的螺旋网格海绵体长约40厘米,底部有固着的盘状结构,上半部分呈倒置的锥形,整体呈现类似高脚杯的形态。在锥形身体的表面分布有规则的网格状结构,下部的网格状结构呈螺旋排列,螺旋网格海绵因此得名。

在形态研究的基础上,科研团队还对这类远古海绵的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螺旋网格海绵属于冠群海绵动物,与现在仍然存在的六放海绵有较为接近的亲缘关系。

“螺旋网格海绵化石的发现,是对石板滩生物群挖掘和研究形成的一项重要新成果。”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袁训来说,石板滩生物群所从属的埃迪卡拉生物群,曾经被认为是前寒武纪时代的进化盲端。螺旋网格海绵化石的出现,不仅弥补了海绵动物早期演化的空缺,还表明一部分埃迪卡拉生物可能与现生动物也存在直接的演化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螺旋网格海绵可能成为理解动物演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袁训来说。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内容

天上可能没有“不死鸟”,但海中真有“不死水母”
查看详情 白箭头 黑箭头
微生物用来通信的“法宝”,却是蓝藻水华的帮凶?
查看详情 白箭头 黑箭头
海洋中的神秘生物,掌握了超越人类的光纤技术
查看详情 白箭头 黑箭头
LONGO CUSTOMS SERVICE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

Copyright© 2021 - 2025 | 海洋欢乐谷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鲁ICP备07502856号 | 中企动力  青岛  | 海洋欢乐谷.中国 | 海洋欢乐谷.cn | 海洋欢乐谷.net | 海洋欢乐谷.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