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4年10月组建第一支国家考察队远赴南极至今,中国极地科考走过了30年征程。30年来,中国极地考察取得了哪些成果、面临哪些挑战、又将奔向何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正在此间举行的2014年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南极考察30周年纪念会场。
一问:跨洲越洋修得哪些“正果”?
“遥想30多年前,中国科学家要‘蹭’外国团队进行极地考察,拥有先进破冰船与科考站只是心中的期望,极地研究成果寥寥。如今,情况已大不相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告诉记者,据国外学术机构统计,中国现已超越日本、俄罗斯等传统极地研究强国,与英、德、法等发达国家共同成为极地知识产出的第二集团。
杨惠根透露,目前中国科学家在极地冰川学、极地海洋学、极地空间物理学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南极冰盖起源与早期演化、北冰洋吸收大气二氧化碳、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演化等,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和国际顶级学术杂志刊发。”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家在极地大气科学、极地生物与生态学、南极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南极陨石学、极地测绘学、极地环境科学和南极人体医学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杨惠根说。
学界的突破性成果,源自几代中国极地学者的不懈追求。30年来,我国组织了30次南极科学考察,超过5000人次参与其间,6次北极科考累计有600人次参与,在国内已形成一支较为稳定的极地科研保障团队,人才梯队建设日趋成熟。
“极地考察空间和范围不断扩展,有效增强了我国在极地的实质性存在。”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秦为稼说,30年来,我国先后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建立黄河站;单独或联合建立了3个特别保护区和管理区。同时,固定翼飞机、内陆运输车队、国内码头基地、极地考察破冰船等极地考察支撑体系日益完善。
二问:哪些极地之谜尚待破解?
对中国科学家而言,哪些是未来需要回答的极地重要科学问题?对此,杨惠根认为,7个方面的问题有待解答:北极海冰快速变化对中低纬度气候的影响;70万到150万年冰芯气候记录——温室气体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兰伯特冰川-艾默里冰架-海洋相互作用及普里兹湾冷水团的形成;南极生命适应机理及潜在变化;南极冰下科学/冰下地质学;极区空间天气与大气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早期宇宙、星系与太阳系的起源。
“我国极地事务正从单一科学研究和考察,向综合开发与利用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当前极地考察和研究,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联系尚需加强。”杨惠根说。
秦为稼同样认为,国家极地战略目标、需求和发展方向需进一步明晰。同时,极地考察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需进一步理顺;人才队伍建设尚无法满足极地考察事业的发展需求。
三问:“三十以后”路向何方?
国际极地形势正在发生快速而深刻的变化,中国未来在南北极考察和极地研究方面有哪些目标,会在哪些方面寻求突破?
对此,秦为稼在谈及发展目标和未来展望时表示,南极考察方面:在恶劣环境下可随时抵达南极大陆任何区域开展考察和研究作业能力;具备夏季在南极任意海域开展综合调查的海上保障能力,具备一定的冬季南极海洋考察作业能力;对南极从高空到冰下地质构造、生态等各主要科学领域有领先于全球的认识;具备较先进的极地专用技术等。
北极利用方面:北极资源成为我国海外和平利用的主要来源之一;北极航道成为我国海上贸易的常用通道;为我国公民的北极活动以及北极地区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环境预报等公共领域提供服务;与北极原住民开展经常性的文化交流等。
极地科技和研究方面:提高极地科学考察研究能力,提高科研技术的转化和应用能力,在巩固传统优势学科的同时,争取在若干极地科学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加强极地科技创新,提高我国气候变化预测和极地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对于极地研究大科学工程方面,杨惠根认为,主要有南极极端环境综合科学考察站工程、南北极观测站网建设、极地海洋调查特种破冰船建设、极地航空及卫星遥感调查能力建设和极地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来源:新华网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Copyright© 2021 - 2025 | 海洋欢乐谷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鲁ICP备07502856号 | 中企动力 青岛 | 海洋欢乐谷.中国 | 海洋欢乐谷.cn | 海洋欢乐谷.net | 海洋欢乐谷.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