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日,白鲟被宣布灭绝的一则消息突然闯入人们的视野。很多人因此第一次认识了白鲟。“认识白鲟”这个主题似乎变成了在这场对白鲟盛大道别仪式中最讽刺却又最隆重的告别。
白鲟用自己的灭绝换来了人们对它整个种族的科普与认识,可是下一个濒危动物呢?它又该用什么方式引起人们的重视与保护呢?
别让灭绝成为人们认识动物的途径。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的2019年濒危动物等级变化表中有一段这样的表述:“即使对于众所周知的类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上的绝种和野生绝种类别所记录的绝种数量也可能被大大低估了。”
保护海洋生物所要面临的艰难境地从不是空穴来风,而物种灭绝这份强压也从来不应当加诸于濒危动物的头上。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带大家认识一些现在正濒临灭绝的海洋生物们。得到尊重,得到每个人的认识与保护才是这些海洋生物们现在应当拥有的东西。
首先让我们从哺乳类海洋生物开始说起。
小头鼠海豚
2017年绿色和平组织发布了一张图片,图中是一只正在游泳的高度濒危的海洋哺乳动物,小头鼠海豚。
早在1997年,人们就通过舷侧样线法估算出当时的小头鼠海豚约有567头,而就在短短的20年间,由于人们的过度捕猎,在2017年,小头鼠海豚数量已经急速下降至30头。小头鼠海豚也因此被称为“海里的熊猫”。
为了不让小头鼠海豚面临灭绝的危险境地,一个叫Vaquita CPR的由科学家组成的团队打算采取一些极端的方法,比如捕获一只然后进行人工繁殖。据报道,2017年11月初,一只雌性小头鼠海豚被捕获。它被送入一个围栏中,刚开始它游得非常快,但遗憾的是它很快开始慢下来并且最终停止了呼吸。
中华白海豚
与小头鼠海豚相同的是,中华白海豚也素有“海上熊猫”之称。从曾经的终年可见到现在的仅存4000余头,由于白海豚的生存空间与人类的活动区域高度重合,因此人们的生产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白海豚数量急速下降的原因之一。填海围垦、港口航道、海底隧道爆破等行为,都会让中华白海豚身心受到伤害。
为了对中华白海豚进行有效的保护,中华白海豚保护基地于2008年开始建设,历时两年最终于2010年投入使用,成了中国首个投入使用的白海豚保护基地,给了中华白海豚一个可以受到保护与救助的家园。
僧海豹
从上述的的文章中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的破坏与猎杀似乎已经成为海洋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僧海豹也同样是因为人们的大量猎杀,最终变成了濒危海洋生物的物种之一。
世界上共有3种僧海豹:夏威夷僧海豹、地中海僧海豹和加勒比僧海豹。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三种僧海豹经历了不同的进化过程。但是,它们都是在几乎没有天敌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所以,这三种僧海豹防卫天敌的本领就特别弱。在被贪婪的人们捕杀的时候,它们很难抗拒。因此,僧海豹的种族不断衰落。
直到现在,这三种僧海豹中的加勒比海豹已经被证实灭绝。因为它们常栖息于海滩,遭人类大量捕杀,数量锐减,人类最后一次看到它们的踪迹还是在1952年。后根据美国联邦机构证实,只在加勒比海地区出没的加勒比僧海豹已灭绝,成为第一种因人类活动而灭绝的海豹。
“当物种濒危时,它们抵抗疾病和鲨鱼威胁的能力下降,”贝克说,“希望人类从加勒比僧海豹灭绝中吸取教训,加大对其它僧海豹的保护力度。”
儒艮
儒艮还有一个有趣的俗称,叫“美人鱼”,因雌儒艮哺乳时像人一样拥抱幼仔,乳部露出水面而得名。
50年代以前渔民视儒艮为“神异鱼类”从不捕捉,但据不完全统计1958—1962年间捕捉了150头,1970年初至中期又捕捉40—50头,从此日益罕见。儒艮体大肉嫩,第一颈椎和牙齿等可作饰品,因而搁浅或误捕后也被杀死。到了80年代仍有乱炸滥捕现象,对儒艮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儒艮,1992年,我国设立了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儒艮走向灭绝的脚步。
当然,海洋中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远不止这四种,白鳍豚、中华鲟、锤头鲨、蓝鲸等海洋中的许多哺乳动物都在由于人们的活动急剧减少。同样的,面临着绝种危险的也并不止哺乳动物一类。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Copyright© 2021 - 2025 | 海洋欢乐谷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鲁ICP备07502856号 | 中企动力 青岛 | 海洋欢乐谷.中国 | 海洋欢乐谷.cn | 海洋欢乐谷.net | 海洋欢乐谷.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