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分类

/
/
/
/
大型海洋动物濒临灭绝:谁之过

大型海洋动物濒临灭绝:谁之过

  • 分类:科教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10-20 00:00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大型海洋动物濒临灭绝:谁之过

大型海洋动物濒临灭绝:谁之过

【概要描述】大型海洋动物濒临灭绝:谁之过

  • 分类:科教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10-20 00:00
  • 访问量:0
详情

近日,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来自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称在现代海洋中,大型海洋动物面临灭绝的风险比小型海洋动物更大,这很可能是人类捕鱼活动造成的,而且大型鱼类的选择性灭绝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大型海洋生物数量锐减

美国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此次研究中,聚焦软体动物和脊椎动物这两大类海洋动物,分析过去500年它们面临的灭绝风险程度与体重等生态特征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现代海洋中海洋动物的灭绝风险与较大体型之间存在强烈关联,大型海洋动物有选择性地成为灭绝目标。

负责研究的斯坦福大学古生物学家乔纳森·佩恩指出,海洋动物体重每增长10倍,面临灭绝的风险就增长13倍左右。虽然研究人员并没有将大型海洋动物灭绝风险较高的具体原因作为研究重点,但研究结论与大量科学文献资料都将这一罪魁祸首指向人类。

对此,参与研究的人员解释说,人类在捕鱼时倾向于首先捕捉大型海洋动物,这如同古人猎杀猛犸象等其他大型陆地动物。人类进入新的生态系统,首先杀死的就是大型动物。但是,因为以前人类活动只局限于沿海区域,缺乏到深海大规模捕鱼的技术,所以,到现在为止没有出现像陆地大型动物灭绝的现象。

但是,大型海洋生物的生存现状堪忧,科学家共同呼吁希望得到重视。早在2006年,美国生物学家就发现,“捕鲸”恶名在外的虎鲸,也随着大型鲸类的锐减,不得不改变自己的食谱。他们担心,长此以往,海洋的食物链必然遭到破坏,一些海洋哺乳动物可能惨遭灭顶之灾。

这次新研究的结论也显示,大型海洋动物的选择性灭绝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因为大型海洋动物处于食物链顶端,它们在海洋中的游动有助于营养物质在海洋中循环。所幸的是,人类还有时间改变行为,可通过国家和国际层面合适的管理决策,来扭转大型海洋动物灭绝风险趋高的态势。

在2012年出版的《生命之海》一书中,海洋生物学家凯勒姆·罗伯茨警告,如果人类继续无节制捕捞和污染,海底世界在未来50年内将成为鱼类绝迹的深渊,海洋将面目全非。

需要引起人类的重视

“大型海洋生物产仔数量较少,这也是导致其数量锐减的原因之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邱永松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低数量产仔、无节制地捕捞,使位于食物链顶端的大型海底生物数量岌岌可危。比如,蓝鳍金枪鱼、鳕鱼和智利海鲈等名贵海鱼的存活数量大幅减少。在大多数海域,鲸、海豚、鲨鱼、海龟等大型海洋动物的数量减少了至少75%。白鳍鲨、锯鳐和一度“普通”的鳐等物种的数量则锐减了99%。

不过,邱永松也认为,西方人的习惯是选择性地利用大型海洋生物,比如金枪鱼等,而亚洲人则能更平衡地利用各种大小体型范围的海洋生物资源,即大量的小型海洋生物也得到利用。“平衡利用会更有利于生态系统的保护,所以,我对这种现象的观点并没有那么悲观。”邱永松解释道,“但是这种大型生物数量减少的速度还是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很多大型海洋确实有灭绝的风险,大家要有共识,大型海洋动物需要得到保护。”

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通过了《全球禁止捕鲸公约》,严格禁止商业捕鲸。但因为利益等原因,依然有不少国家在从事捕鲸。绿色和平在2012年的统计数字显示,自国际捕鲸委员会(IWC)商业捕鲸禁令颁布以来,截至2012年,全球捕鲸国家共捕鲸42414头,其中日本以“科研捕鲸”的名义捕获18221头,超过全球捕鲸数量的40%。

保护海洋生物需要多管齐下

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进程,人类活动对于海洋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2015年,一项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伦敦动物学学会(ZSL)联合撰写的报告显示,过去45年间,以海洋为生存环境的动物数量减少了近一半。因为人类对海洋动物的捕捞不但速度超过它们的繁殖速度,同时也破坏了鱼苗虾仔们的“幼儿园”,形成恶性循环。同时,排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经循环又回到海洋,造成海洋酸性增大,使部分海洋物种难以生存。

海洋酸性增加与人类活动释放的二氧化碳密切相关。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释放的CO2有超过1/3被海洋吸收,使表层海水的氢离子浓度近200年间增加了三成,pH值下降了0.1。作为海洋中进行光合作用的主力,浮游植物的门类众多、生理结构多样,对海水中不同形式碳的利用能力也不同,海洋酸化会改变物种间竞争的条件。

2003年,《自然》杂志上第一次出现了“海洋酸化”这一术语。到2005年,研究灾难和突发事件的专家詹姆斯·内休斯为人们进一步勾勒出“海洋酸化”潜在的威胁。他的研究发现,距今5500万年前,海洋里曾经出现过一次生物灭绝事件,罪魁祸首就是溶解到海水中的二氧化碳,估计总量达到45000亿吨,此后海洋至少花了10万年时间才恢复正常,得以渡过难关。

而在2012年3月,一支由美国、英国、西班牙、德国和荷兰等国的21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科学家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称,受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的影响,地球正经历过去3亿年来速度最快的海洋酸化进程,超过历史上4次地球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众多海洋生物因此面临生存威胁。

对此,邱永松认为:“海洋酸化会严重影响珊瑚礁和以珊瑚礁为生境的鱼类,海洋贝类的生存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内容

中国—岛屿国家海洋合作论坛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共话海洋防灾减灾
查看详情 白箭头 黑箭头
《2024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发布 ——2023年海洋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成效逐步显现
查看详情 白箭头 黑箭头
前三季度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
查看详情 白箭头 黑箭头
LONGO CUSTOMS SERVICE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

Copyright© 2021 - 2025 | 海洋欢乐谷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鲁ICP备07502856号 | 中企动力  青岛  | 海洋欢乐谷.中国 | 海洋欢乐谷.cn | 海洋欢乐谷.net | 海洋欢乐谷.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