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肠,学术界常用中文名为单环刺螠,学名为Urechis unicinctus,属于环节动物门多毛纲螠亚纲螠目刺螠科,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以及俄罗斯、日本、韩国等沿岸海域。胶东地区是我国海肠的最大产地。
海肠体为长圆筒形,肉红色,类似肠子,因而得名。成体海肠体长最大可至25厘米,宽可达3厘米。
海肠在沿海的泥滩中营底栖生活,其洞穴呈U形。海肠是一种滤食性、渣食性动物,摄食器官是体前端圆锥状的吻,吻表皮密生纤毛,由纤毛摆动形成的水流将食物送入口中。海肠“不挑食”,单胞藻、小型浮游动物的幼体、有机碎屑等,只要是大小合适,它都来者不拒。
海肠还有一个俗名——裸体海参。这倒不是因为海肠与海参是近亲,而是因为二者都有肉嘟嘟的圆筒形身材,且海肠也具有重要的食用与药用价值。
海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研究者对海肠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发现海肠的蛋白质含量达到体重的22.84%,高于带鱼18.1%、鲈鱼17.5%、鳕鱼16.5%。海肠体内含有17种氨基酸,包括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海肠无机元素组成也很丰富,钙、钾含量高而钠含量低,利于预防高血压等疾病;还有丰富的镁、铁、锌等元素,而这些元素在儿童智能发育、参与机体代谢酶反应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海肠体壁肌含有丰富的I型胶原蛋白和鲜味氨基酸,是海肠主要的食用部分,约占湿重的30%;其余70%是不为人所食用的内脏。内脏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科学家在海肠内脏、腔液等“废物”中发现了多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活性物质。从海肠体腔液内分离到的一种高溶栓活性的纤溶酶( UFE-1),在体外实验中被发现具有很好的溶血栓活性和抗凝血作用;分离得到的一种多肽,被证明具有抑制肿瘤、促进细胞免疫的作用。海肠内脏中二十二碳五烯酸(DPA)的含量占总脂肪含量一半,还含有丰富的二十二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发展的深入,海肠体内的各种有益活性物质将应用于人类医学,“内脏废料”也将成为人们提取多种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
海肠不仅对食物不挑剔,对生存环境也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其耐受水温为-2℃至31℃,耐受pH为4.5~9.5。其在低溶氧环境中也可长时间生存。此外,海肠还有较强的硫化物耐受性。
硫化氢等硫化物是沿海水域和养殖水底常见的有害物质,每毫升几微摩尔的浓度水平即可使大多数水生动物中毒。而在一项实验中,约有一半的实验海肠可以在600 μmol/L硫化物水体环境中生存超过60小时,属于中度耐硫生物。科研工作者推测,海肠具有一种类似于细菌硫醌氧化还原酶的蛋白质,该酶能将有毒的硫化物催化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的硫酸盐产物,同时产生电子参与三磷酸腺苷(ATP)合成,为海肠提供能量。因此,在调节水质、缓解海洋污染等方面,海肠也有一片广阔舞台。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海洋科普专业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