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分类

/
/
/
在北冰洋的浮冰上,边漂流边科考——北极浮冰站的前世今生

在北冰洋的浮冰上,边漂流边科考——北极浮冰站的前世今生

  • 分类:海洋科普馆
  • 作者:金雷
  • 来源:科技日报
  • 发布时间:2022-10-27 10:57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在漂浮的冰层上建立科学考察站的计划,始于1882-1883年期间召开的第一次国际极地年。这次计划的研究区域基本只限于北冰洋沿岸地区,而对北极海盆中央并未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原因是当时没有适合在冰-水区域、跨越冰间水道和冰脊的交通工具。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25年,挪威探险家阿蒙森驾驶飞机在流冰上成功着陆,开创了在浮冰上建立科学考察站的新纪元。

在北冰洋的浮冰上,边漂流边科考——北极浮冰站的前世今生

【概要描述】在漂浮的冰层上建立科学考察站的计划,始于1882-1883年期间召开的第一次国际极地年。这次计划的研究区域基本只限于北冰洋沿岸地区,而对北极海盆中央并未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原因是当时没有适合在冰-水区域、跨越冰间水道和冰脊的交通工具。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25年,挪威探险家阿蒙森驾驶飞机在流冰上成功着陆,开创了在浮冰上建立科学考察站的新纪元。

  • 分类:海洋科普馆
  • 作者:金雷
  • 来源:科技日报
  • 发布时间:2022-10-27 10:57
  • 访问量:0
详情

1935年苏联邮政发行救援“切留斯金”号科学考察船纪念邮票

 

 

在漂浮的冰层上建立科学考察站的计划,始于1882-1883年期间召开的第一次国际极地年。这次计划的研究区域基本只限于北冰洋沿岸地区,而对北极海盆中央并未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原因是当时没有适合在冰-水区域、跨越冰间水道和冰脊的交通工具。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25年,挪威探险家阿蒙森驾驶飞机在流冰上成功着陆,开创了在浮冰上建立科学考察站的新纪元。

1933年8月10日,苏联的“切留斯金”号探险船在北极楚科奇海与浮冰相遇,被困在浮冰中,在经过5个多月的漂流之后被冰山挤坏,1934年2月13日,最终沉没。全船104名旅客和船员最终弃船并将大量生活设施转运到浮冰上宿营,在零下40℃的低温和强风的环境下漂浮了2个月,最后终于营救成功,全体乘飞机撤走。这一事件对苏联浮冰漂流站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和意义。这是第一次北极大规模空运活动,在当时举世瞩目,获救的队员和7位飞机驾驶员在全苏联受到了空前盛大的热烈欢迎,7位飞行员获得了“苏联英雄”的称号,随船摄影师拍摄的纪录片在全世界,包括中国陆续放映。

在这次空运作业期间发展的运输技术,后来用到了浮冰站的后勤支援工作上。

北极地区对苏联来说占有重要的位置,沿用沙俄舰队司令马卡罗夫将军的比喻就是:“俄罗斯是一所正门朝着北冰洋的房子。”

经过几年的筹备,1936年2月,施密特院士提交了在北极设置漂流观测所的北极航空探险计划。计划获得批准,为了直接在冰上着陆,由四架重型飞机组成的航空队将人员、物资送往北极,在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最北部的鲁道夫岛上建立航空基地。北极漂流科学观测所由著名地理学家伊凡·德米特里耶维奇·帕帕宁担任所长。1937年5月21日,苏联飞行员格罗文驾驶H-170型重型飞机,成功降落在80°26′N,78°W的一块面积约4平方公里的巨型浮冰上。这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北极浮冰站——“北极-1”号浮冰站开始了它的科学研究工作。

“北极-1”号浮冰站上一共有4位科研人员,他们很快查明这块浮冰朝着格陵兰海方向漂流。4人在浮冰站上一直坚持到1938年2月19日,在274天的时间里,浮冰站一共漂流了2500余公里,最后的面积只剩下大约1500平方米。在70°54′N,19°48′W的海域,“泰梅尔”号破冰船和“摩尔曼斯克”号破冰船帮助撤走了浮冰站上的人员和设备。至此,“北极-1”号浮冰站的使命已经完结,在这次近一年的漂泊期间,4位工作人员每昼夜工作达10-14个小时,从未间断过观测,收集到大量有关北极中心区域的全新珍贵资料,推翻了以前的许多假说和旧有概念。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浮冰站计划暂时中断。1950年,苏联政府决定,仿照“北极-1”号站的形式,重开浮冰站,长期进行观测。这些浮冰站的科学工作者人数比“北极-1”号站多,所使用的设备也要更加充实和完善。“北极-2”号浮冰站准备首次探索北极中心区很少有人探索过的位于楚科奇海以北的海域。

通过“北极-2”号的漂流,查明了楚科奇海的海底地貌特征,获得了楚科奇海海底高原的回声测深深度,弄清了该高原是从大陆架分离出来的。

中国与苏联北极浮冰站有过亲密接触的应该是当时新华社驻莫斯科记者李楠,1958年11月12日,李楠作为中国驻苏新闻记者,参加了驻苏新闻媒体考察团,乘坐“伊尔14”飞机,从莫斯科出发,经过了1.3万余公里的北极飞行。先后到达了法兰士约瑟夫地、苏联北极-7号浮冰站(86°38′N,64°24′W)并且乘飞机飞越了北极点,1961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李楠的《北极游记》。

从1950年到1991年,苏联一共有30个浮冰站在北冰洋上漂流,其中“北极-22”号浮冰站创造了苏联北极浮冰站的多项第一。

“北极-22”号浮冰站建在一个据估计是400年老冰的冰岛上。建站工作是用“海参崴”号破冰船和“孔德拉季耶夫船长”号加固货船进行的。这两艘船于1973年9月9日从佩耶克出发,用了4天时间才把500吨货物运到浮冰站上,这是苏联首次用船进行建站工作。

1975年夏季,该浮冰站漂流到78○N附近,即“较难到达之极”地区,在随后的两年中,一直在“太平洋涡旋”内漂流。1979年1月该浮冰站到达75○W,在半径约为540公里的圆圈内,完成了一次循环,这一过程整整花了5年时间;而早期的“北极-2”号浮冰站,只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同样的循环。苏联科学工作者曾希望“北极-22”号站能进入第二轮循环,以便取得比较观测资料。1980年4月,该浮冰站漂向北极点,1981年11月,漂到了离北极点几十公里的地方。然后,该浮冰站很明显地显示出进入大西洋的趋势。

“北极-22”号浮冰站是苏联所有漂流站中漂流时间最长的站,从1973年9月~1982年3月,历时近9年,先后有1500余人在站上从事海洋学、气象学、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的观测和研究工作获得大量资料。在“北极-22”号站上进行裸潜试验时,还在该站冰岛下发现巨大数量的海洋生物。在对冰中生物进行研究时,发现了在浮冰上或冰中生存的50种藻类。

由于财政原因,象征着苏联北极科学考察骄傲的“北极-31”号浮冰站在1991年因浮冰断裂而无法运作后,俄罗斯政府被迫中止了北极浮冰科学考察站工作。

“北极-31”号浮冰站关闭12年之后,俄罗斯启用了第一个北极浮冰站——“北极-32”号浮冰站,俄罗斯总统普京当时称,“北极-32”号考察站的启用,象征俄国探索北极的伟大传统得以延续。

“北极-32”号浮冰站随波逐流了2750公里,2004年3月3日(莫斯科时间当天晚上17时15分),因所在冰块破裂遭受灭顶之灾,陷入困境的12名工作人员发出呼救。“浮冰是在35米外的地方开裂的,刹那间,断裂的冰块像冰山一样竖起来,将近15米高。”科考站发电机操作员尤里·卡特拉耶夫说,“我的心脏在那一刻几乎停止了跳动。”

考察站90%的设施在不到半个小时相继沉入海中,一共失去了4间房子和大部分仪器和补给品。考察队员只能携带主要科研设备转移至两块较小浮冰上的仅存的房子内,当时户外的温度是-39℃。

收到求救信号后,俄罗斯北极边防局司令部派遣一架安-26飞机前往科考站,向受困人员空投棉衣和燃料。3月6日上午9时,两架直升机从770公里外挪威的斯瓦尔巴德群岛起飞,下午两点左右抵达考察站沉没区域,救援人员不久就发现了科考人员,并将他们和部分科研设备转移到“米-26”直升机上,飞往斯瓦尔巴德群岛。在对这12名科考人员实施简单救护后,于7日平安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机场。俄罗斯北极考察项目负责人表示,主要考察项目在浮冰断裂前已接近完成,这次事件不会影响俄罗斯今后的北极考察工作,“北极-33”号浮冰站的选冰工作也已经开始。

事实证明,俄罗斯利用浮冰建立科学考察站的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但是自“北极-37”号浮冰站以后,一直没有俄罗斯北极浮冰漂流站的消息,今年年初通过电子邮件向居住在北极圈内最大城市摩尔曼斯克的俄罗斯老友安德烈询问,才得知2015年俄罗斯关闭了最后一座浮冰漂流站——北极-40号,至今再没有重开!

海难造就的浮冰站是否已经成为历史,我们拭目以待!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内容

在海上造森林?看“森系”福建如何卷过全国人民→
查看详情 白箭头 黑箭头
海洋药物靶向治疗肾脏疾病获进展
查看详情 白箭头 黑箭头
专家座谈新时代海洋文化建设
查看详情 白箭头 黑箭头
LONGO CUSTOMS SERVICE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

Copyright© 2021 - 2025 | 海洋欢乐谷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鲁ICP备07502856号 | 中企动力  青岛  | 海洋欢乐谷.中国 | 海洋欢乐谷.cn | 海洋欢乐谷.net | 海洋欢乐谷.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