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啦”一桶桶水泼下来,水花四溢,酣畅淋漓……
20日下午,随“蛟龙”号下潜归来的王春生享受着他突破下潜新深度的泼水礼。此次下潜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第四次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进行大深度下潜作业,最大下潜深度6351米。
这是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员王春生随“蛟龙”号的第11次下潜调查。
“第一次能下潜这么大的深度,也终于能亲眼观察到海沟的一些典型生物,比如狮子鱼、多鳞虫、食腐的端足类等。以前我对海绵和珊瑚到多少米水深就会绝迹没啥概念,这次下潜我发现它们在6000米深度以下就没有了。”王春生兴奋地说。
海洋底栖生物学家王春生是随“蛟龙”号下潜最多的科学家之一。通过三年多来随“蛟龙”号的一次次下潜,他亲眼观察到了书本中描述的很多深海生物,对不同水深、地形的海洋生物分布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我们在‘蛟龙’号里看到的是三维、立体的,远比录像看到的多,尤其是在悬崖峭壁看到成群海绵和珊瑚,场面很壮观。‘蛟龙’号还有很强的采样能力,可以根据我们的研究需要有选择性地采集特定地点的样品,”王春生说。
截至目前,“蛟龙”号采集的生物样品已帮助王春生鉴定出了十多个巨型底栖生物新种,涉及海绵、铠甲虾等。
“新种的证实需要很多条件,包括该样品的具体采集地点,海底原位的照片,完整的实物标本等,‘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很好地满足了这些条件,”王春生说。
过去,像王春生这样的海洋底栖生物学家一般通过拖网的方式采集生物样本,但这些样本往往会被一同打捞上来的岩石磨损,“缺胳膊少腿”。而深拖照相摄像系统拍摄的图片、视频由于清晰度不足,不能满足海洋生物学家的研究需求。
“蛟龙”号不仅能搭载科学家身临其境去观察、记录,搭载各种工具进行定点精细化作业,包括地质采样、生物采样、测量多参数环境数据等,还能拍摄大量高清视频和照片,让更多科学家看到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宝藏。
自2013年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以来,“蛟龙”号已搭载过20余位科学家赴千米深的大洋深处观察、记录,帮助他们实现深海科研梦。
“我们将来的目标是打造共享的平台,汇集各研究单位、各领域的专家共同商讨制定航次任务,倡导航次成果交流共享,”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邬长斌说。
除了航次任务组织和实施的优化,潜水器技术团队也在努力通过技术改进和升级,研制更多的“蛟龙”号下潜可搭载的作业工具,以提高作业效率。
“实际上,‘蛟龙’号本身就是一个平台。只有更多的科学家去了解它、使用它,我们才能更清楚他们的需求,研发更多的配套产品和作业工具,以实现‘蛟龙’号科学效益的最大化,”“蛟龙”号副总设计师胡震说。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Copyright© 2021 - 2025 | 海洋欢乐谷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鲁ICP备07502856号 | 中企动力 青岛 | 海洋欢乐谷.中国 | 海洋欢乐谷.cn | 海洋欢乐谷.net | 海洋欢乐谷. com